网站首页 > 资讯频道 > 正文阅读

@家长 4月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如何科学预防?

2021-04-06 21:03  华商网

陕西疾控提醒:4月进入手足口病发病高峰 孩子38.5℃大于3天立即送医

4月6日,陕西省疾控中心发布提示,每年的4-7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,只要孩子38.5℃大于3天,出现嗜睡、呕吐、头痛等表现,立即送医,皮疹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,不能以皮疹定轻重。

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,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。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、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。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,多数为普通型,症状较轻,无需治疗,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行恢复。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急性弛缓性麻痹、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可导致死亡。

肠道病毒71型是导致我国重症手足口的主要病毒。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,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。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,以 5 岁及以下儿童为主,尤以 3 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。肠道病毒传染性强、隐性感染比例大、传播途径复杂、传播速度快,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容易出现暴发。

图片来源:新华网

得了手足口病,家长怎么办?手足口病绝大多数(98%以上)是普通型,属于自限性疾病,就是不用治疗自己也能好的,家长不必过于惊慌。做好对症处理,缓解宝宝不适后,等待疾病消退就行了。而对于重症的手足口病,家长识别出来症状后,立即送医院。

有以下表现提示孩子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,需要立即送医院治疗:

● 持续高热:体温大于 39℃,或者体温大于38.5℃并持续超过3天。

● 神经系统异常:孩子出现嗜睡、呕吐、头痛等表现,有时会伴有肢体抖动、站立不稳或肌阵挛(就是肌肉在抽搐)。

● 心衰前表现:孩子呼吸和心率增快、四肢发凉、出冷汗,摸着皮肤湿冷。

疾控部门提示,只要孩子38.5℃大于3天,出现嗜睡、呕吐、头痛等表现,就立即带孩子去医院。皮疹不能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,不能以皮疹定轻重。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,早发现,早治疗。

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。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;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儿童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;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,或 1 周内同一班级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,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 10 天;1 周内累计出现10 例及以上或 3 个班级分别出现 2 例及以上病例时,经风险评估后,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 10 天。建议接种疫苗,最好在1岁前完成接种,因为越小的孩子,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几率越大。(记者李琳)

相关信息:

区别手足口病引发的皮疹须要记住“三个四”。“四部曲”:主要侵犯手、足、口、臀四个部位。“四不像”:不像蚊虫咬,不像药物疹,不像口唇牙龈疱疹,不像水痘。“四不特征”: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。

如何防护:

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:首先是落实晨检午检,检查内容包括:测体温是否异常,检查有无手、足皮疹和口腔疱疹。发现有体温升高和手、足皮疹及口腔疱疹的儿童,通知家长及时带宝宝就诊。其次是做好缺勤登记,发现班上有小朋友没来上课,一定要追查病因并做好登记。如果发现发热、出疹的孩子异常增多,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。

开窗通风,保持教室、居室等空气流通:保持室内通风,加强教室、宿舍、居室等场所的通风。每日通风2—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另外,校车也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。

做好日常性消毒隔离:常用的玩具、餐具,常接触到的物品(如门把手)都应定期进行清洁,并用巴氏消毒液等消毒剂进行浸泡或擦拭消毒。

做好个人防护: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,用肥皂或洗手液等洗手,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;减少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如去医院就诊,应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。 在公共场所活动之后、接触呼吸道分泌物(如打喷嚏)后、饭前便后都要用洗手液或肥皂给小朋友洗手,家长也要做好手部清洁工作,特别是接触孩子之前,避免共用毛巾抹干手。

图片来源:新华网

点击阅读全文

相关文章

栏目热点

全站热点